藝術家陳炳臣生活歷練豐富多元,擅長透過創作表現出自然的微觀,以天人合一的精神,傳達對自然造化的感動。創作來自他對大自然的愛好,累積了豐厚的山林知識與經驗,內化後的山水自然景觀,有虛相有實相,有時間有空間。以鮮豔的顏彩,層層堆疊內心嚮往的大自然。 陳炳臣以東方哲學思想實踐心象山水,並以氣勢磅礡的作品...
策展人:粘信敏參展藝術家:金原芳山、駒井春樹、Nattanon Baiphowongse、粘信敏、劉俊志開幕式:112年5月20日上午9點10分作品導賞:112年5月20日上午10點~11點30分 本次展覽以「旭日東昇」為題,由彰化縣文化基金會董事、國際藝術家粘信敏擔任策展召集,集結2...
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109棒施承佑老師,1985年生於彰化縣鹿港鎮,為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,第一次參加書法比賽即獲彰化縣第8屆磺溪美展入選、第54屆中部美展入選,征戰國內美展多年獲獎無數,包含2014年桃源美展書法類第一名、2015年全國美展金牌獎、第20屆大墩美展優選、2016年玉山美展玉山獎、...
〈筆化天地寬〉:創作時一筆一筆轉化成山水在紙上鋪張開來,深感筆墨與自然生長本是同一,一芽點長成草木、成就整座山林,於是一筆可為迎風松針、山之一隅,歸依山林自然之心。林文嶽,生於台南白河,字甫生,潛心藝術四十餘年。本次將展出近八十件新作,其中有畫幅14公尺長的〈山色步步新-八卦山郊原記遊〉、〈千巖競秀...
陳趙英麗阿嬤無師自通,從周邊的環境尋找了回收的材料,利用回收紙天馬行空的創作,色彩鮮艷,線條活潑生動,顯現出抽象獨特的個人風格。阿嬤希望她的畫作能夠鼓勵所有高齡者,即使從沒學過畫畫,也可以利用創作消磨時間、自娛娛人。從生活記憶庫中,尋找各種素材,透過畫筆探索自己內心的花花世界,永無止盡地揮灑出全新的...
臺中市藝術家學會是匯集許多藝術精湛的藝術家,如石雕、油畫、公共藝術、水墨、水彩、書法、篆刻、紙黏土,陶藝及複合媒材等創作藝術家,從特殊的視野微觀人間生活風情,在豐富的媒介與風格的引導下,呈現出多元樣貌的創作。此次會員聯展,各藝術領域的藝術家老師們皆是呈現近年的藝術創作作品,且在各藝術領域中,老師們更...
《靜觀其變與非變》展覽以中介物為策展主軸,探討其在物質與非物質之間的橋接作用,以及其所承載的時間性與感知力量。面對當代社會秩序的遞嬗與個體意識的浮現,中介物成為理解現實與情感連結的重要媒介。藝術家們透過繪畫、版畫、裝置、錄像與新媒體等多元形式,呈現個人生命經驗與社會記憶的交織,延伸對物質性與時間流動...
本次展覽匯集一系列作品,探索都市與自然景觀在藝術視角下的相互映照與對話。從熙攘都市中模糊的群像與櫥窗倒影,到靜謐山林間的雲霧繚繞與田園阡陌,藝術家們透過多元的筆觸與色彩,捕捉了現代人穿梭於人造與自然環境中的感官體驗。這些作品不僅呈現了自然之宏偉與都市之繁雜,更在虛實之間,引領觀者凝視生命中的流動與沉...
彰化縣攝影學會本次影展展出主題為「定格視界」,每一屆舉辦一次,本屆為第二次會員聯展,會員們透過相機以敏銳的觀察力、創作思維與豐富的情感,捕捉生活中的真實、人文風景的靜美及自然環境的壯闊與細膩,表達作者創作的想法。聯展作品涵蓋紀實、人文、生態、創意等多元風格,從個人視角出發,展現對世界的獨特詮釋與內心...
本次展覽呈現藝術家陳頴憲對潛意識中「時間與空間」的深層探索。創作過程中,藝術家透過時空的錯置、重疊、裁剪與併置,挖掘記憶、直覺與精神層面的對話。作品自然流露出對自我認同的追尋與凝視生命的企圖,以視覺語言承載時間性的積累與內在感知的變化,進而轉化為一種具體而自由的造形語彙。在這些作品中,材料與形式不僅...
2025年,范子翔個展 「都市宜居計畫」 將展出三個系列:《白夜》、《白夜山居》與《白夜山居行旅》。范子翔長期關注人在城市中的軌跡,透過這三個面向,探索人與都市之間的張力與想像。 《白夜》 記錄了人在城市中存在過的痕跡,彷彿一個游離於時間軸之外的片段,映照出都市生活的流動與不確定性。《白夜...
由埔鹽鄉圖書館主辦的國際藝術交流展已邁入第20年,持續促進台日書法藝術深度交流。此次展覽由台灣和平書道學會與日本創書會聯合展出,作品並同步於東京都美術館、東京劇場、大阪美術館及埔鹽鄉圖書館展出,呈現書法與水墨的多元風貌。日本創書會承襲西川寧書風,以雄渾豪邁的少字數書法,抒發書家的精神氣質;台灣和平書...
每個夢,都是一個被時間封存的盒子。 那些盒子裡,藏著我們曾經遺忘、卻依舊存在的動物。牠們凝視,也靜靜地坐在思念的某處, 成為記憶與情緒的隱喻,成為夢裡最清晰的存在。這是一場關於「情感、記憶」的探索,透過盒子作為象徵容器, 將那些來自內心深處的感受、片段與收集、保存。我們試圖撿拾的...
游藝雅集書學會成立於2008年10月,迄今已有十餘載,於載一老師指導下,多年來會員們致力於書學理論之研究及書法技藝之提升,不但兼具書論之底蘊更將書藝之形體充分展現,將傳統意蘊的藝術性、內在情性和審美意趣與現代書風充分融合。會員擴及彰化縣市及苗栗與臺中縣市,參加各項書法比賽擁有佳績外,更能兼顧社區鄉土...
戴明德以當代藝術形式、符號、隱喻發展獨特風格與耐人尋味之內涵,廣設生活並巧妙挪用藝術大師元素,畫面荒誕乖張卻能點石成金,創作風格緊扣時代流行的後現代矛盾、衝突與融合,卻能關照台灣文化議題,分析其特質包括:自己與自己關聯之面向涉及自我認同與生命意義之探尋;自己與藝術關聯之面向包含發展與突破媒介且發明形...
彰化縣美術學會是彰化縣藝術界的重要團體,會員囊括眾多縣內重要藝術家,在藝術界皆有豐富創作經驗和創作表現。此次會員聯展由會員們充分發揮各自的藝術專長,並將內心觀念想法表現於作品中,展覽作品涵蓋平面、立體、複合媒材等多樣的形式與風格,豐富多彩的作品及具有相當水準的創作表現,讓彰化縣美術學會成為多元化且富...
榮譽感與團結心,是「彰化縣YMCA萬象攝影研究社」的精神,本社著重於團體的認同感與創作力,以發揚38年「萬象」老中青的傳承精神,本年度經過審慎的討論,決定以「海岸風情」作為展出的主題。「海」是攝影永恆的主題,臺灣寶島四面環海擁有綿延1250餘公里的海岸線,千萬年以來,因受地層變動,岩石風化等地質作用...
當代繪畫的語言,在寫實與抽象之間流轉,映照出藝術家對生命的感知與回應。本次展覽《虛實以道》,呈現盧鎮士與卓美黛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軌跡,一虛一實,卻皆源於對生命片刻的凝視,轉化為心靈造象。盧鎮士老師筆下的風景,源自對大自然深厚的情感。他以寫實為基礎,融合印象派的光影語彙與粗獷筆觸,營造出具有抒情韻味與詩...
我們為一群熱愛繪畫的同好,由不同職業如老闆、闆娘、教師、工作室創作者。創作體材由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的景、事、物的驚鴻一瞥猶讓人如獲至寶,並在不知不覺中,像經過潺潺流水的洗滌,將情感抒發深留在心中,激起了內心對藝術追求的澎湃心情也許是一棵小花或小草,也許是一條船、一幅風景、一朵夕陽等等,這些記憶猶如醍...
個人(individual)可以被視為一個單位,一個不可分割的身體。從字元來看,是將in與dividual結合,dividual是「分開」的意思,否定字首in的加入,直接譯意為「不可分開」,後才演變出「個體」的用法。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在《分人:我,究竟是甚麼?》中透過日常生活與人接觸的經驗,提出「分...